膠彩畫家劉耕谷感於上帝呼召,完成啟示錄系列畫作

膠彩畫家劉耕谷與《榮耀基督照臨大地》合影

文│劉玲利

我的父親劉耕谷(1940-2006),是台灣知名的膠彩畫家,生於嘉義,受愛好詩詞書畫的祖父劉福遠的影響,父親自小就展現藝術的喜好與天分,高中時代就讀嘉義東石中學時(1958年)已經獲得全國學生美展首獎<庭園>(目前典藏於台北市立美術館),1960~1980長達20年時間從事布花設計,因父親具備獨特的藝術美感天份,很快成為台灣布花設計的翹楚,但他始終未放棄當一名藝術家的夢想,短短幾年時間,連續獲官方競賽首獎,榮獲全省美展永久免審查資格之後,於1986年以一巨幅12×8公尺〈吾土笙歌〉,榮獲國立台灣美術館大壁畫首獎,成功挑戰當時有史以來最高額美術類創作首獎台幣200萬獎金,之後他以三年時間獨立完成史上最大膠彩畫作品。父親一生倡導創新膠彩、創作巨型膠彩為其特色。有生之年共完成二十餘幅七公尺以上的膠彩巨構,並以創造從東方土地、歷史與時代的角度思考聞名於世,加上以膠彩結合中國古典詩詞文學與西方現代主義,是戰後最具中西風格結合的膠彩畫家。他一方面勤於閱讀古典詩詞,一方面走訪歐美博物館參訪名蹟,他說,「藝術是一種天命,上天的交託,藝術家的一生應該為他的使命盡最大的力氣,負起歷史的使命,創造時代的特色,在作品中散發土地的情懷;作品是來獻給人生最大的安慰,所以,作品就是藝術家的化身,作品的精神就代表人所展現的價值。」父親選擇投身土地、關懷時代,決心以膠彩改革完成其一生志願。

但這一切在他64歲,2004年11月27日那日發生轉變,因著神奇妙的呼召,得知上帝要他畫出啟示錄的系列畫作,當天非常感動即接受耶穌,因為他找到了比改革膠彩畫更重大的屬天任務,那就是為上帝畫出啟示錄系列作品。在那之後父親即展開計畫,在短短的時日內研讀完整本聖經,反覆研讀、註記作筆記外,在他日常的筆記裡亦畫滿了聖經插圖以及讀經心得。隔年2005年7月11日父親受洗歸入主的門下。受洗後的父親更是積極努力且全心全意地想完成神的託付,他將近半年來的讀經心得,啟示錄、馬太福音、箴言中聖經文字以圖畫的方式表達,作畫之用心程度可以從他註記著縝密細節的感想筆記本中,以及一幅幅滿溢著神恩典、福音的畫作草圖中得以觀之。

父親的信主過程充滿了神蹟,從原本禮佛打坐到一夕成為基督徒,這若非神的奇妙作為,永遠也不可能發生。父親是對什麼事情都非常認真的人,在過去,他的打坐是一日復一日從不停歇,這樣的信徒卻可以在一夕之間回轉歸向上帝,並且為主做工,父親曾恭謹寫出並出裱此段文字:「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,並且等候救主,就是主 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。他要按著那能叫萬有歸服自己的大能,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,和他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。耕谷感謝上帝的恩典 阿們」

在他的作畫筆記中,記錄並提醒自己,啟示錄作品全部以丹青礦石粉顏料繪製,以東方畫家的藝術風格與觀點來闡述聖經裡的章節故事,有別於西洋畫家五百多年來的慣用手法。此12幅啟示錄的繪畫風格表現,以具象的表現手法並結合超現實的方式來完成全部的畫面。

父親除了完成啟示錄之外,他亦創作馬太福音以及箴言的系列作品,如五餅二魚、行走在光中、榮光、聖母與聖嬰、榮耀的基督照臨大地等等。這些作品在短短信主一年時間內完成,在他完成十二幅啟示錄草稿後,前往臺大醫院醫治心臟病,但因手術失敗於2006年8月19日病逝於台大醫院,享年66歲,從此免了地上的勞苦,與主同享榮耀於天。

劉耕谷長女劉玲利寫於2018/8/19

編者按:早前拜會劉玲利老師,她憶述家庭一同歸主的經歷時,處處流露對爸爸敬愛之情。劉耕谷先生作為台灣膠彩畫的代表人物,也是劉老師成長和藝術道路的啟蒙者,故希望我在專欄撰稿分享。訪問當天,我來到位於劉宅地下室的畫室,師母(劉耕谷先生的太太)慷慨相贈她先生歷年來重要的畫冊,拜讀後所看到不只有作品,更是他的生命、對藝術無止境的追求與堅忍不拔的精神,而且在晚年信主後把對創作的熱忱,轉化為宏大的聖經系列作品。由於劉耕谷先生已經安息主懷,未能與他親自對談。特意邀請劉玲利老師執筆,從女兒的角度娓娓道來,這篇見證想必更真切動人!

劉耕谷年表
1940生於台灣省嘉義縣朴子鎮,乳名正雄,字鐵岑。
1954就讀省立東石初中、高中。美術啟蒙老師吳添敏。
1957參加嘉義縣寫生比賽第一名。
1958參加全省學生美展國畫組第一名〈庭園〉。
1959參加第13屆全省美展國畫初入選〈小園殘夏〉。
1961參加第15屆全省美展國畫第二部入選〈爭艷〉。參加第24屆台陽展初入選〈阿里山之晨〉。
1962入學師大選修班,師習張道林學素描、西畫。葉于岡學色彩學。
1980師習許深州學膠彩畫。
1981獲台陽展44屆銅牌獎〈雲靄溪頭〉。獲省展36屆優選獎〈鼻頭角夜濤〉。
1982獲台陽展45屆銀牌獎〈歲月見真吾〉。獲省展37屆省府獎〈千秋勁節〉。師習黃鷗波學古文學、古詩詞,得更深層中國美學思想理念,並受染於林玉山的繪畫觀。
1983獲台陽獎46屆金牌獎〈花魂〉。獲省展38屆大會獎〈參天之基〉。
1984獲台陽展47屆銅牌獎〈六月花神〉。獲省展39屆教育廳獎〈潮音〉。任梅嶺美術會理事。
1985獲台陽美協會推薦為會友。獲省展永久免審查資格。參加日本亞細亞美術大展〈靈氣〉。參加中華民國75年度名人大展〈三香圖〉。
19862月,省立美術館籌備大壁畫,首次向全國海內外美術家徵件,應徵榮獲第一名〈啟蘊〉。
8月,省立美術館大壁畫再次徵件,榮獲大壁畫製作權。〈吾土笙歌〉畫幅尺寸1260x820cm。
19873月,受省立美術館大壁畫的二十位評審委員們的第一次考察。
7月,舉行大壁畫第二次考察,審核大壁畫的製作水平與進度等情形。
19885月,大壁畫製作完成,舉行第三次考察。
6月,參加省立美術館開館典禮〈九歌圖—國殤〉。
19896月,大壁畫〈吾土笙歌〉照約定,理應移裝置在正門廳,為體念移裝費用之浪費,作者同意館方暫不移動大壁畫。
10月,受聘省教育廳、省美展之評審委員(省展第44屆)。
19901月,應邀舉行個展於省美術館和台中市現代畫廊展出。
3月,入學於國立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西畫組。
8月,受聘45屆全省美展美展評審委員。
19915月,榮獲中文藝協會文藝獎章(膠彩畫類)。
12月,應京華藝術中心之邀,於松山機場參展。
199210月,應台陽美協推薦,於台北國際會議廳展出。
11月,於台北世界貿易大樓「第1屆台灣畫廊博覽會」參展。
12月,應台北新光三越文化館與京華藝術中心主辦展出「劉耕谷膠彩畫創作展」。
12月,畢業於國立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西畫科。
12月,台灣省立美術館典藏作品「大壩某時辰」。
19934月,受聘於台灣省立美術館第3屆展品審查委員會委員。
5月,參與台北綠水畫會於歌德畫廊展出。
9月,於省立美術館舉行「台灣省美展永久免審查作家系列」個展。「劉耕谷畫展」B1-B4。
7月,受聘48屆全省美展評審委員。
19947月,受聘49屆全省美展評審委員。
19953月,受聘台北市美展評審委員。
8月,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作品「爭艷」。
19961月,受聘台中市大墩美展評審委員。
2月,受聘南瀛美展評審委員。
4月,受聘台灣省立美術館展品評審委員。
19981月,受聘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評審委員。
2月,受聘第12屆南瀛美展審委員。
9月,受聘彰化縣磺溪美展評審委員。
8月,嘉義市立文化中心典藏作品「白玉山」。
19992月,受聘第13屆南瀛美展評審委員。
20003月,受聘第14屆南瀛美展評審委員。
11月,受聘台中市大墩美展評審委員。
11月,受台中市政府邀請參加「2000全國膠彩名家邀請展」。
2002受聘為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,
7月受聘為第一屆膠彩畫《綠水賞》評審委員。
2003受聘為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。
12月,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典藏作品一件。
2004參加逢甲大學舉辦之「二OO四淨土藝術創作展」。
5月,參加嘉義市博物館開館展。
11月,受聘第17屆全國美展籌備委員。
12月,受聘59屆全省美展顧問。
11月信主。
20054月,受聘第1屆帝寶美展評審委員。
7月,獲國立藝術教育館頒榮譽紀念狀。
20066月,參加青溪新文藝畫展。
8月,病逝於台大醫院。
20122012年3月28日開始,應台灣創價學會邀請,參與「文化尋根 建構台灣美術百年史」創價文化藝術系列展覽—「突破‧再造 劉耕谷的膠彩藝術」,於台灣創價學會台中、鹽埕、景陽、至善等藝文中心巡迴展出。
2015台北101主辦,於101畫廊舉辦「雕塑與膠彩的藝術傳承」聯展。
2016國父紀念館展出劉耕谷「土地、人文與自然的詠嘆」巨幅膠彩創作個展。

劉耕谷老師網上展館的個人專頁